“Fin”为何物? 英文“Fin”一词,意即“鳍片”。在散热领域,通常指的是散热器上的薄金属片。 或许,很多新玩家玩家会想当然地认为,热管在散热器中起到直接散热的作用,实则并非如此。 热管仅仅是将底座(芯片)的热量传导至鳍片,而鳍片“Fin”才真正将热量同空气交换、完成散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纵有一条条粗壮的热管,却缺少足够大面积的鳍片,也 无法发挥出全部的散热潜力。 如今人们更多关注“热管”,而很少看“鳍片”,往往会忽略掉“鳍片”这位散热的幕后功臣。殊不知在这小小的鳍片之上,其实也隐藏着不少工艺玄机。 穿Fin特点 所谓“穿Fin”,是指鳍片与热管相连接的方式。从本质上看,它接近于“过盈配合”:通过外力作用和材料间的弹性,使热管得以牢牢“嵌入”鳍片之中。 形象而不严谨地说,穿Fin就像是“大力出奇迹”——如同将大尺寸零件强行塞入小尺寸孔位中一样,工厂用同样的方式,通过外力使鳍片生生“穿”入热管之间。令热管与 鳍片紧密贴合。 相较于传统的连接方式——焊接而言,穿Fin无需焊料和高温,因而物料成本更低、工序更为简单,也更为环保。 工序更少、成本更低,既然这样,穿Fin工艺听上去似乎非常完美。然而,事实真的如此吗? “低成本”是相对而言的。除去物料成本外,穿Fin还有着良品率的制约因素。正是因穿Fin“过盈配合”的工艺本质,“成本”与“性能”的平衡,都决定在那小小的公差之 间。 “低公差”意味着低良品率:穿Fin一旦失败,很难从头重来。良品率会因严格的公差限制而大受影响,成本会因此而大幅提升。 然而,“大公差”也是玩家们所不愿意看到的:放宽公差要求后,成本将会大幅下降,但鳍片和热管之间的接合又会变得松松垮垮。 在传统的焊接工艺中,鳍片与热管之间有一层焊锡负责导热,而穿Fin则完全依赖鳍片与热管的紧密接触传导热量。穿Fin公差一旦增大,鳍片与热管间的热阻便会急剧提升, 最基本的“导热效果”也就可想而知了。 雪上加霜的是,由于铜与铝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,散热器又需要频繁经历高、低温的变换。长时间使用后,铜、铝之间的缝隙也可能变大,使原本紧密的鳍片松动,导致散 热效率下降。 穿Fin的上下限差距如此之大,因而经常能见到穿Fin工艺同时在“廉价产品”与“风冷之王”上出现的“奇观”:著名的风冷王者,台湾利民的SliverArrow“银箭”就使用穿 Fin工艺。 穿Fin的普及势必需要平衡成本与公差的矛盾,同时也为提升鳍片的坚固程度、使散热效率更加持久而稳定。此时,就轮到与“Fin”相关的鳍片加固工艺大显身手了。 折Fin工艺 正是由于穿Fin的“过盈配合”式结合不够牢固,折Fin工艺被大量应用。 顾名思义,所谓“折Fin”,便是在鳍片边缘进行弯折,形成塔体侧面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折边“长条”。 这些折Fin的“长条”,使得原本独立的鳍片相互连接,构成鳍片组合,能够互相分担外力,避免了被“各个击破”的情况。折Fin显著提升了散热器的结构强度,一定程度 上弥补了穿Fin的短板。因此,在穿Fin工艺的散热器上,往往少不了折Fin工艺的身影。 然而,早期的穿Fin实在是太不成熟。不要说热管与鳍片间的冷热交替,就算是运输中的物流颠簸,甚至是拆装过程中的人为外力,都能干扰鳍片同热管的接合。 由此,另一种更为强大的加固方式:扣Fin应运而生。 扣Fin工艺 在折Fin的基础上,扣Fin更进一步。顾名思义,扣Fin工艺是在鳍片上加工出锁扣的造型,从而扣合鳍片。 扣Fin工艺令塔体的牢固程度进一步提升。在外观上,扣Fin同折Fin的最大不同,便在于侧面扣合的形式。不同于折Fin那“光滑”的长条,扣Fin工艺有了更复杂的结构,鳍片 上的卡扣清晰可见。 扣Fin与折Fin并非是穿Fin散热器的专利。事实上,为了提升结构强度、确保鳍片间距整齐划一,不少回流焊散热器也会应用一些加固措施。如利民的FS140焊接散热器上,就 使用了扣Fin工艺。 折Fin与扣Fin工艺并不冲突,成熟的散热塔体可以不做选择,扣Fin与穿Fin“我全都要”,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塔体强度。 “大霜塔”上就同时运用了这两种工艺。 早期穿Fin的良品率低下,厂商们为提升强度可谓绞尽脑汁,无所不用其极。因此,鳍片加固工艺在穿Fin散热器上尤为常见。 当然,扣Fin与折Fin虽然能提升整体强度,但更多地是亡羊补牢。穿Fin自身的做工水准,才是决定强度与性能的关键因素。 不同的取舍 在工艺日渐成熟的当下,扣Fin/折Fin工艺已不仅仅是单纯的“鳍片加固措施”,它们不但能提升塔体的强度,更具备压榨性能的潜力。 在顶级品牌的设计之间,我们不难一窥各自不同的取舍。
查看分类